“好吧,据陈先生透露,龙华达三位合伙人出现严重分歧,他们无法与市长达成最后的协议,这是造成市长离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三位合伙人的严重分歧是从陈鑫达和张伯华开始的,他们两人完全是经过吴云龙才认识的。陈先生来自台湾南部,后来政府征地使他成了大富翁。他没什么文化,是台湾本地人,言行举止显得粗鲁一些。他对内地的很多做法也看不惯。而张伯华则是内地的有名作家。他用写书挣的一笔钱投到经济特区搞房地产,也发了一笔财。他是典型的文人,气质高雅,谈吐幽默,痛恨‘台独’。两人一开始就合不来,但在吴云龙的协调之下,都把精力放在了生意上。张伯华负责在内地找项目,同当地官员谈判,而陈鑫达负责买空壳公司,吴云龙则是总协调和策划。市长这次到来,看到龙华达买空壳公司并未最后完成,感到很不满,认为这是缺乏诚意,拖延时机。当然市长主要是冲着张伯华和吴云龙说的,他对陈先生也不熟悉。实际上陈先生还是很卖力的。空壳公司的控股人本来是同意按说好的价格卖出,事先也花钱请了律师、会计师做尽职调查。空壳公司还算干净,没有太多的债务或法律纠纷,卖方也急于出手。但最近突然有买主出高价想买这间空壳公司,卖主马上抬高价格。空壳公司定不下,借壳上市就是空谈。这个周末本来是要解决空壳公司,接下来便是挑选证券商、律师行和会计事务所。据陈先生透露,上月他们同市长一起和律师、投资银行家的谈判都很顺利,他们对哈德逊·贝克尔律师行、查尔顿证券公司和安大信会计行评价最高。如果不是空壳公司节外生枝,你们两人也许都已经大功告成了。”方丹说。“我想还有别的原因。”露易丝插话说,“买卖空壳公司从来就是愿买愿卖,虽然别的买主出了高价,但是龙华达仍然可以出更高的价。现在的空壳公司不过值一百多万加元,卖主就是翻一番要价,龙华达花二百多万加元也同样可以买下来。他们同市长最早达成的协议,不是讲明他们可以得到集资总金额的百分之三十作为报酬,按他们一亿二千万的集资目标,他们可以拿到四千万。相比这个数目别说二百万,就是更高的价钱他们也能出得起,这背后肯定还有别的原因!”
“你说得很对,露易丝。”方丹看到他的开场白终于吸引起露易丝的兴趣,他便接着说下去。“如果集资成功,他们三位中国人的确可以拿到三千多万,但是在这之前,他们几次去内地的考察谈判,请香港的会计师行审报表,他们花去了六十多万加元。买壳又要花去一百多万,还有接下来的律师、会计师费,恐怕也要一百多万。当然最大的是证券商的承销费。这得等到集资之后从集资款中扣除,那至少要有五六百万加元的费用。不过眼下中间人要真拿出手的大约是三百多万加元。如果上市不成功,他们就白白扔掉了二百多万加元。他们当然要考虑各人能拿到多少钱。听张先生说,他们三人在利益分配上也出现严重分歧。他的股份只占百分之十五,而这笔业务是他最早促成的,如果他不能得到百分之三十的报酬,他无论如何不答应。而陈鑫达则认为,张不过最早起到牵针引线的作用,而他负责的买空壳公司的谈判才是关键,他认为他才有资格拿30%。
(四十八)